呼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呼中区“十四五”消防事业 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镇及相关单位:
现将《呼中区“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文件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大兴安岭呼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1月28日
呼中区“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
大兴安岭呼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目录
前言4
第一章规划背景5
第一节“十三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5
第二节“十四五”时期消防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7
第二章总体要求10
第一节指导思想10
第二节基本原则10
第三节工作目标11
第三章主要任务14
第一节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14
第二节完善火灾防控体系15
第三节夯实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17
第四节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力量建设19
第五节强化综合保障体系建设21
第六节实施科技兴消战略23
第七节强化消防宣传教育培训24
第四章保障措施26
前言
为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区消防事业进一步发展,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为我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黑龙江省消防条例》和《黑龙江省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十三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三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区消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较好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社会抵御火灾能力和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明显增强,为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消防法制化水平不断提升。完成修订《黑龙江省消防条例》并严格落实,地方消防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省政府出台《黑龙江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黑龙江省关于深化消防改革的实施意见》,消防改革不断加深。
——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扎实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和夏季消防安全检查,全面部署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组织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商场市场、危险化学品企业、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以及电动自行车、打通“消防车通道”、电气火灾等重点领域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20余次,共检查单位8543家,督改火灾隐患4277处。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和全省“两会”、建党一百周年等各项重要节日消防安保工作。
——灭火和应急救援能力明显增强。完善以灭火救援指挥部为主体的现场作战指挥和战备值班体系,应急响应机制逐步成熟。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预案和类型灾害事故预案以及各类特殊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规程和行动指南基本实现单位全覆盖、灾种全覆盖,协同地方行业部门开展联合演练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区消防救援大队新增执勤消防车2辆、配备更新消防装备1500余件。新建消防水鹤2个、地上式市政消火栓4个。区消防救援机构制定消防专项规划,为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提供了规划依据。
——公共消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深化“放管服”和“证照分离”改革,精简消防审批,试点推行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消防安全告知承诺制,取消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许可。改革消防监管理念,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工作。实行预约办理、容缺后补、绿色通道、快递送达和消防事项“网上办”“掌上办”等便民利企举措,打造消防领域“办事不求人”的营商环境。
——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稳步提升。扎实开展消防宣传“七进”工作,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国民安全教育体系,构建电视台、报纸、网络、客户端、宣讲团、体验馆、示范街“七位一体”的立体化消防宣传网络。组织消防宣传培训、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120余场(次),利用各类媒体媒介播发消防知识1200余条(次)。常态化开展巡回消防知识宣讲活动,发放消防宣传材料2500余份,组织消防站开放80余场(次),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打造全省消防政务新媒体矩阵,累计转载、发布消防提示信息、短视频300余条(次),公民消防法律法规意识、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和火灾自防自救能力显著提升。
——消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数据灾备系统和4G无线图传系统建设,升级改造接处警系统,依托图像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汇集卫星、4G单兵图传等图像资源。升级消防一体化业务系统。消防大队配备无人机1架、4G图传设备4套、卫星电话1部、天翼对讲手机4部。
第二节“十四五”时期消防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也是开创我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消防事业发展,社会各界对消防安全关注更加强烈,为我区抓好消防工作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外在环境。与此同时,随着我区进一步贯彻“八字方针”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消防安全风险随之加大,消防安全形势面临新挑战。
——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仍需增强。党委、政府和领导层面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一直很高,但受经济下行、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从上至下有层层递减趋势,有些行业主管部门消防安全监管职责不清晰,没有充分履行组织本行业排查和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职能。各镇及社区基层单位组织抓消防工作缺少主动性,“网格化”管理末端堵塞,有的行业主管部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主动性不强,检查和督促整改隐患力度较弱,行业部门间联合监管、联动执法、沟通协调的积极性仍然不够。一些社会单位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参与支持消防工作、自查自纠安全隐患、积极预防火灾风险的意识能力与现代社会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火灾潜在风险不断增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带来的行业性、区域性火灾隐患不断凸显。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商业促销活动增多、线上经济发展导致仓储、物流业火灾荷载加大。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广泛应用,高层建筑不断增加,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量与日俱增,对火灾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出新挑战。多产权、多使用权建筑和老旧住宅小区、“三合一”“多合一”等场所较多,消防安全责任不清,消防设施缺乏维护保养,火灾隐患易反复滋生。
——消防基础建设相对滞后。消防规划不科学、不合理,规划编制修订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镇政府专职队建设未达到国家建设标准。扑救高层、地下及石油化工火灾和实施大型抢险救援的车辆、装备配备不足,特别是水域、潜水、地质灾害和山岳救援等高精尖装备严重缺少。市政消火栓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欠账”严重。消防车通道、安全出口等被占用、堵塞、封闭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消防安全和灭火救援行动。
——灭火应急救援能力亟待提升。对标“主力军、国家队”使命要求,面对“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消防救援队伍在担负常规灭火战斗任务的同时,承担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化产业、危险化学品、老旧棚户区、文物古建筑等灾害事故处置以及洪涝、地质等自然灾害事故救援任务,给应急救援能力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灭火救援骨干人才缺失,训练设施和体能训练馆建设滞后,装备实战应用能力有待加强,重特大灾害事故实战经验不足。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人员数量不足,政策保障制度、调度指挥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
——公民消防安全意识有待提高。相当数量的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缺乏火灾预防、逃生自救、查改隐患等消防安全知识。社会化的消防宣传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始终延续着以消防部门为主导的状态,有关部门、社会单位、主流媒体等的消防宣传职责落实不到位,缺少支持公益宣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着力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推进符合中央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切合龙江实际、顺应群众期待的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突破、全面实现“六个强省”建设,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更加优质的消防安全环境。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坚持党对消防工作和消防救援队伍的绝对领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把我国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优势。
——坚持统筹兼顾,大力夯实消防基础。科学开展消防安全风险、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合理配置公共消防设施,积极推进消防站、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灭火救援装备等消防基础建设,提升抵御各类灾害事故整体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构建消防治理体系。结合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整治、城镇火灾防控、重点行业管理五项“攻坚治理”,制定切实可行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和重大风险。
——坚持服务民生,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消防监督执法服务,着力提升消防技术服务水平,为全面建设现代化龙江营造安全稳定的消防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第三节工作目标
(一)社会消防安全环境进一步改善。建立健全与消防工作和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法规、规章体系。以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基础,消防安全突出风险得到明显整治,社会消防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各层面消防安全责任有效落实,单位火灾隐患自查自改能力显著提升,监管部门排查整治机制健全,消防监督管理新模式高效运行,各类火灾隐患得到及时整治,较大火灾事故有效减少,重特大火灾事故得到明显遏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
(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根据城镇消防规划要求,推进消防站建设,优化消防站布局。立足消防救援需求,加强消防救援装备建设、消防通信建设和物资储备。建设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鹤、消防取水码头、社会单位消防水池取水口,提升公共消防供水能力。开展消防通道专项整治活动,打通“生命通道”。
(三)应急救援水平满足发展需求。推进应急救援综合能力转型升级。立足主力军、国家队职能定位,实现综合救援、专业救援、社会救援力量有机融合、布局合理。对标“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求,健全应急响应、指挥协调、专业救援、机动作战、综合保障等工作机制,强化专业训练演练,落实技能培训考核,提升应急救援力量作战效能,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专业化救援队伍。
(四)消防科技研发水平不断提升。加强与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在防灭火关键技术、消防装备、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推广科技成果应用,提高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运用科技手段降低火灾风险,提高技防水平,实现科技强消。
(五)社会消防安全素质普遍提高。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社会单位全面落实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责任。各类传统媒体、社会新媒体整体联动、集体发声,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公益宣传。建好用好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等宣传阵地,推广消防宣传体验教育。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公民消防安全教育和家庭消防器材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意识和参与消防安全防范的自觉性显著增强。
十四五时期呼中区消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
指标内容 |
2025年 |
属性 |
1 |
新建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个) |
1 |
预期性 |
2 |
新建室内体能训练馆(个) |
1 |
预期性 |
3 |
新增地上式市政消火栓(个) |
10 |
约束性 |
6 |
消防水鹤完好率 |
≥90% |
约束性 |
7 |
单位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 |
≥95% |
预期性 |
8 |
消防救援站站装备配备率 |
100% |
约束性 |
9 |
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 |
≥75% |
预期性 |
10 |
增配消防车辆(辆) |
1 |
约束性 |
第三章主要任务
第一节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一)落实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制。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全面落实《黑龙江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建立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消防工作和消防救援队伍定期报告工作情况“双定期”制度。建立消防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组织实施重大火灾隐患和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督促所属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适时发布防火公告,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开展年度政府消防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发挥部门消防工作职能作用。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根据行业、系统业务工作特点,制定行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督促行业、系统相关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定期通报行业系统火灾情况和突出问题。发挥消防安全委员会职能作用,督促协调、监督检查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和下级政府消防工作开展情况。
(三)压实社会单位主体责任。坚持“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深入推进“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工作,严格开展消防安全自检自查,及时整改消除火灾隐患。以商场市场、养老服务机构、文博单位、学校、医院等为重点,全面落实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连锁经营、集团企业消防安全纵向垂直管理,推行消防安全职业经理人制度,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自律和火灾防范水平。探索实施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积分管理,实施单位法定代表人、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履职能力评价机制。
(四)加强城镇、社区基层消防组织建设。研究完善城镇消防专项规划,同步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强化各镇、社区消防安全管理体制建设,设立城镇消防安全委员会,明确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委托或授权四镇派出所履行消防监督执法权。推动公安派出所做好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工作。将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城乡“社会治理一张网”以及网格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并作为各级政府日常政务督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考评内容。
第二节完善火灾防控体系
(一)开展城镇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加强火灾事故链研究,建立火灾隐患感知与监测预警网络,深度挖掘分析火灾数据、警情数据,结合各地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队站、消防装备建设情况以及各类场所、区域、领域消防安全状况,全面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综合评估发展建设和火灾风险情况,强化事故监测和风险早期识别。研究制定区域(场所)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建立火灾风险分析评估模型,构建分级分类管控体系。建立火灾风险信息预警发布机制,建设快速、精准、高效、共享的一体化火灾预测预警平台,强化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能力。
(二)组织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治理,常态化排查整治和专项行动同向发力,以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基础,全面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集中整治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以及老旧场所、新材料新业态等场所领域的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结合各地、各时段、节点火灾规律形势,确定火灾防控重点,开展针对性火灾隐患整治。完善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行业集中约谈、社会曝光警示机制。落实火灾隐患举报奖励制度。持续开展消防产品专项治理,严厉打击不合格消防产品,规范市场秩序。
(三)推进“五位一体”监管模式。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合理确定年度计划和月度抽查任务并向社会公布。强化重点监管,统筹抓好专项行动、重大安保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加强消防安全诚信体系建设,落实消防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信用信息“双公示”制度,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全面应用“互联网+监管”平台实行网上监管。强化火灾事故倒查追责,依纪依法追究各方责任。完善火灾事故调查评估制度。
(四)大力加强“智慧消防”建设。按照“统分结合”原则,统筹规划、科学设计“智慧消防”总体架构,强化顶层设计和过程管控,统一关键数据和接口标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分层次有序推进呼中区“智慧消防”建设。按照省消防总队制定出台的“智慧消防”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智慧消防”建设阶段目标,指导各地依托现有的智慧城市、公安警务信息等平台,制定本地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全面推广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智慧”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系统建设。深化先进技术在消防领域创新应用,推进“智慧感知、智慧防控、智慧指挥、智慧管理、智慧保障”工程建设。
(五)优化消防执法服务。进一步简化消防审批环节,优化监督执法模式,畅通消防服务渠道,创新便民利企举措。梳理消防监督管理权责清单和流程指南,面向社会公示。落实消防执法改革举措,加强消防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法律法规执行,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法制审核制度,执行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规范执法自由裁量行为。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执法监督,明确接受社会监督的方式途径,严肃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推动消防监督执法服务转型升级,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第三节夯实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一)编修实施城镇消防规划。及时编修城镇消防规划,将消防用地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将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装备、消防通信、消防训练基地和消防力量等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明确消防水鹤、市政消火栓、天然水源取水码头等公共消防设施布点。2022年,结合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同步推进城市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二)推进消防站建设。根据消防规划、应急救援需求,新建室内体能训练馆1个。
消防队站建设重点
——2022年,新建体能训练馆1个
(三)打通消防“生命通道”。结合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新型城镇化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大力实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组织公共建筑及新建住宅小区的管理使用单位,对消防车通道逐一划线、标名、立牌,实行标识化管理,加强城市公共停车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依法做好涉及消防车通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等规划许可、设计审核、验收工作。推动完善法规制度,落实公安、交通运输、住建、城市综合执法、消防救援等部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打通消防“生命通道”联合管理和综合执法协作机制。将打通消防“生命通道”作为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的重要内容,推动纳入文明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平安建设等各类考核评价体系,压实各方责任。
(四)加强消防水源建设。与城镇建设发展同步规划建设市政消火栓,加强天然水源取水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以市政地上式消火栓为主、消防水鹤为辅、社会单位消防水池取水口和天然消防水源为补充的消防水源供给体系,全面提高城镇消防供水能力。开展消防水鹤防冻技术攻关。
公共消防给水设施建设重点
——2025年,消防水鹤完好率不低于90%。
——2021年至2025年,每年新建市政消火栓2个。
(五)加强消防救援装备建设。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新建的消防站投入执勤前,装备配备必须满足本辖区常见火灾和处置一般灾害事故需要。2020年消防站装备配备已全部达标。2021年至2025年,需加强高层、地下、水域(冰上)救援专业队装备配备,大跨度大空间、石油(煤化工)救援专业队装备配备,地质灾害、森林(山岳)救援专业队装备配备,矿山救援专业队装备配备,逐年完善,逐步形成面向实战、配套兼容、优势互补的装备建设体系。加大高科技高端技术装备配比,提升装备科技化含量。推行装备物资管理物联网建设,提升装备管理信息化水平。
消防救援装备建设重点
——2023年,更新水罐消防车一辆
——2021年至2025年,每年投入经费二十万元用于更新装备器材
第四节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力量建设
(一)完善应急救援指挥调度体系。对接处警和实战指挥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达到海量采集、智能研判、精准应用、迭代进化的智慧能力。建设贯穿到底的消防救援公专网融合通信平台,打通前后方通信指挥“最后一公里”。完善平战一体化的作战指挥模式,规范全勤指挥部战备值班、分级响应、遂行作战的运行机制,规范各类灾害力量编成,完善专业化指挥措施和保障办法,建强专业化指挥队伍。加强与气象、地震、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和专业机构、监测网点的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机制,实现常态化互联互通。统筹协调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民间救援队等社会救援力量,实现平时联勤联训、交流磨合,战时充实力量、协同作战。
(二)构建专业力量体系。适应“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依托区消防救援大队,分灾种建设各类专业队伍。配齐配强专业装备和救援物资,开展专项训练,承担覆盖全区域、多灾种的应急救援任务。开展卫生员培训业务,掌握常见急症现场初步处理方法,充分发挥院前急救功能、承担院前急救任务及大型灾害事故现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遂行急救工作,促进消防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护一体化。
(三)改革执勤训练体系。紧盯打赢制胜目标,探索建立适应新体制、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执勤训练体系。规范各层级、各岗位、各专业训练内容和组训程序,制定“菜单式”训练清单和考核标准,建立训练监察机制,建强示教骨干队伍,推行基层轮值实践、等级达标考评、专业资质认证等训考模式。围绕化工灭火救援和山岳、水域、洞穴、地质、车辆破拆等特种抢险,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战例复盘分析、实战拉动演练,推动训练模式从处置“单一灾种”向“全灾种”转型。
(四)提升特种灾害救援能力。加强各类救援专业队能力建设,加强特种灾害救援骨干人才培育和救援专家库建设。修订完善地震、洪涝、森林等各类典型灾害预案,建立数字化特种灾害救援预案库,针对辖区典型灾种,组织全流程、全要素拉动演练。组织开展水域、冰上、山岳救援等专业技术培训,组织开展作战训练、实战演练和新装备应用训练。狠抓基础性训练,创新特种灾害力量常规训练模式。
(五)全面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推动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力量不足的乡镇建设政府专职消防力量,推进国家重点镇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依法、依规加强企业专职队建设,未建设专职消防队且设有消防控制室的重点单位全部建立微型消防站。制定、完善民间救援力量相关政策,建立全面覆盖的灭火救援网络。大力推动政府消防文员招聘工作。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统筹指导与指挥,强化联勤联训,建立一体化调派机制,实现平战统一指挥、条块指挥、逐级指挥。
第五节强化综合保障体系建设
(一)全面提升现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配齐配强先进智能、实用可靠、轻型便携的关键通信装备,打造高效畅通、稳定可靠的现场指挥应急通信系统,形成“全天候、全地域、全灾种”的一体化应急通信体系。提高消防站无人机、单兵图传等关键装备配备标准。开展消防救援领域大型无人机、智能跟踪拍摄机器人、高适应性卫星通信、宽窄带智能中继、无人机集群作业等新装备、新技术、新战法建设应用,满足特殊灾害现场实时通信需要。深化应急通信训练演练和岗位轮训,培养一批专业化、高素质人才队伍。积极发展志愿消防速报员、“轻骑兵”前突通信小队等机动灵活力量,延伸应急通信“触角”。
(二)实施消防救援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实施“人才强队”战略,按照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的要求,通过大学生干部招考、消防员招录、其他单位调入等方式,加强人才引进。分岗位建立专业人才库,加强专业培训与实践锻炼,突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鼓励干部参加学历教育,重点抓好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和优秀年轻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可量化、能定责、可追责的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规范,积极探索各类专业人才评价方法。探索实践艰苦边远地区干部交流机制。创新职业生涯管理模式,制定指战员职业成长规划,激发指战员活力,提升指战员职业荣誉感和岗位履职能力。
(三)完善消防职业荣誉体系。将消防救援队伍纳入地方表彰奖励体系,重大节日期间组织走访慰问消防救援队伍和消防救援抚恤优待对象,重大庆典活动邀请消防英模代表参加。强化落实工资待遇、表彰奖励、伤亡抚恤、交通出行、参观游览、看病就医、住房保障、就业创业、家属随调、子女入学等优待政策。建立消防救援队伍干部培养交流机制,将消防救援干部纳入地方党政干部培训、挂职范围,探索畅通消防救援干部和地方党政干部的交流渠道,提升消防救援队伍职业荣誉感、获得感。
第六节实施科技兴消战略
(一)构建新时代消防信息化支撑体系。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建设方案,开展智能接处警、智能指挥系统、队伍管理、移动应用等消防业务系统建设。加强消防数据治理,推进数据自动化、智能化采集,构建一体贯通、高效共享的数据资源池。加强消防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指挥信息网、电子政务外网等网络升级改造,开展电子认证等安全防护系统建设,确保各类基础网络和业务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从数字档案全局视角构建分级数据分析研判体系,建设一体化档案管理系统。
(二)加强消防科技研究与创新。根据应急救援任务需要和装备现代化建设需求,提高应急救援专项科研经费保障标准。加强与科研院校、科技企业沟通协作,重点围绕无人机灭火系统、高寒地区灭火剂、微型可视自动报警灭火装置、防寒消防装备、无人侦查技术、(战训)VR(沉浸式、桌面式)虚拟培训系统、危险化学品物联查询系统、3D数字化预案搭建平台等方面等开展消防救援新装备、新技术研发。积极推动消防科研项目立项和消防科技成果示范性配备。
(三)提高火灾调查装备现代化水平。2025年底前,更新配齐火灾现场勘验和火灾调查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实际需要,逐年采购全景照相、视频分析、电子数据取证等高新技术装备,充分利用视频分析、电子取证等技术提高火灾调查办案水平。
第七节强化消防宣传培训
(一)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加强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矩阵建设,全面融入广播、电视、报刊,强化各级主流媒体宣传。广泛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建设1处区级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消防救援站达到对外开放标准。推广应用全民消防安全学习云平台和全国消防体验场馆预约系统。推动建设消防主题公园、文化广场、餐厅或街区,加强公共场所、社区消防宣传阵地建设,支持设立多种形式消防宣传教育站点和流动宣传服务站。
(二)深化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联合教育、公安、文旅等部门开展消防宣传“五进”工作,部署开展“3.15”、“119”等主题宣传活动。各级行业部门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行业系统、从业人员管理对象的培训内容。推动组织、宣传、教育、司法、科技、人社等有关部门将消防知识纳入有关公务员培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民教育、普法教育、科普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体系。社会单位加强本单位业务人员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实现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95%持证上岗。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设多种形式消防宣讲队伍,加强消防教育培训供给侧建设。建立消防安全素质调查评价体系,每年开展教育培训成效评估。
(三)丰富消防文化建设。倡导消防公益文化,弘扬中国消防救援精神,支持创作消防题材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和影视、戏剧、音乐等艺术作品,定期邀请作家、艺术家开展消防文艺创作。开展优秀消防文艺作品的征集、评选、推广活动。加强消防志愿服务工作,健全配套注册、培训、保障制度。开展119消防奖评选表彰活动,培树热心社会消防公益事业和见义勇为的消防典范,提高社会消防安全文明程度。
第四章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
坚持政府统一领导的消防责任制,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政府抓消防、政府建消防”的责任意识,把“十四五”消防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消防安全委员会作用,及时通报规划实施情况和进度,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加强消防规划实施的计划性。对规划中确定的重大项目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
强化经费保障
坚持消防救援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发展,结合《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经费管理暂行规定》(财建〔2020〕38号),建立完善地方消防经费保障机制,做好消防业务经费保障工作,确保应由地方财政承担的消防救援队伍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及时、足额到位,积极推动消防事业发展。将消防重大保卫、跨区域增援、战勤保障物资储备以及重大抢险救援、维稳处突等业务经费项目支出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纳入相应渠道予以保障。区政府应当对镇级财力困难消防队站的基础设施、消防装备和业务建设予以支持。着眼消防事业发展需求,对消防队站建设、车辆装备建设、训练基地建设、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等专项项目予以重点保障,加大对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通信等建设经费保障力度,协同推进消防事业全面发展。
三、强化监督检查。各级各部门要把本规划确定的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纳入工作任务指标设计,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调查研究,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和偏差。区级政府要将镇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规划实施进度和年度实施情况作为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健全规划实施报告制度、考评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镇政府每年要将规划实施情况向上级政府报告。在本规划实施的中期、期末,区政府将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期末验收。对失职、渎职或工作不力造成消防规划不落实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解读文链接:http://www.huzhong.gov.cn/huzhong/c100419/202212/c13_84560.shtml
关联稿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